欢迎来到BioSense网站!

热线:021-66110810, 56056830, 66110819

手机:13564362870

特雷唑来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用使用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统计学处理、讨论

来源:临床肺科杂志 发布时间:2024-12-27 18:01:59 浏览:404 次

三、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3组间MIC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特雷唑来对体外不同耐药类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抑菌作用


100株MTB临床分离株94株(94.0%)可被≤0.5mg/L特雷唑来抑制生长,其余6株(敏感菌株1株、非MDR耐药菌株2株和MDR耐药菌株3株)的MIC>0.5mg/L。特雷唑来对敏感菌株、非MDR耐药菌株和MDR耐药菌株的MIC主要集中于0.125 mg/L,在3组中的比例分别为65.00%(13/20)、60.00%(24/40)和55.00%(22/40)。3组的特雷唑来MI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8,P>0.05)。(见表1)。

表1不同耐药类型菌株对特雷唑来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布(株)


χ2=0.578,P>0.05


2、特雷唑来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用的体外抑菌作用


特雷唑来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用对H37Rv和10株MTB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抑制作用(见表2、3)。对于H37Rv,特雷唑来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用后,均表现为无关。特雷唑来与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和氧氟沙星联合用药,对10株临床株均表现为无关;特雷唑来与利福布汀联合用药时,其中1株为协同(FICI=0.5),另1株为拮抗(FICI=4.5),其余8株FICI均未表现出相关性。

表2特雷唑来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用对H37Rv标准株的作用(mg/L)

表3特雷唑来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用对1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作用


讨论


利奈唑胺作为第一代噁唑烷酮类药物,已显示出对结核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噁唑烷酮类药物,可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与其他抗菌药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不会与其他抗菌药发生交叉和耐药现象。黄海荣的研究表明,利奈唑胺有很好的抗MTB活性,且与常用抗结核药物在作用机制上完全没有交叉。微孔板观察法检测药物对细菌的MIC值,已广泛用于抗结核药物的高通量筛选。我们采用微孔板观察法测定第二代噁唑烷酮类药物特雷唑来对100株MTB的MIC值,结果显示,94.0%(94/100)的MTB菌株可被≤0.5mg/L特雷唑来抑制。抗MTB菌活性略优于黄海荣报道利奈唑胺MIC≤1.0 mg/L(94.2%)。与对MRSA和MSSA的MIC均为0.5μg/mL一致。所以,本研究结果提示,特雷唑来对MTB敏感株和耐药株均有良好的抑菌作用,且敏感株,MDR菌株,及其他非MDR耐药菌株MI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核病的化疗原则是联合用药,其目的是利用多种抗结核药物的交叉杀菌作用,提高其杀菌和抑菌能力,以保证疗效和防止耐药性的产生。研究中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双向梯度的MIC测定,根据2种单药MIC设定9个浓度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通过计算FICI的方法,准确评价特雷唑来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用的体外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特雷唑来与7种常用抗结核药物联用时,对H37Rv标准株均表现出无相关性。特雷唑来与7种常用抗结核药物联用时,对1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联合作用,其中1株与利福布汀联用时为协同(FICI=0.5),另1株为拮抗(FICI=4.5),但由于两株FICI处于临界值,提示拮抗和协同作用较轻微,其余8株均表现为无关。另外,其中相同的2种药物对不同菌株联合用药时效果不一致,可能与其浓度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特雷唑来与抗结核药物的联用对MTB临床分离株和标准株H37Rv均表现出不相关。


王吕鸣报道,噁唑烷酮类抗菌药中最有发展前景的是torezolid磷酸盐,Torezolid作为磷酸脂型前药,大大提高了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抑制作用,这是较于利奈唑胺的优点,该药在PH>5的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为130mg·mL-1,口服生物利用度达到了91.7%。因torezolid解决了水溶性问题,使其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又因其极大改善了生物利用度,所以torezolid磷酸盐在临床有很好的前景。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①微孔板观察法测定特雷唑来对分枝杆菌MIC的可靠性尚无定论,测定异烟肼和利福平的MIC较为可靠,但测定乙胺丁醇和链霉素的重复性较差;②本次研究是特雷唑来对MTB的体外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没有进行临床用药观察,至于特雷唑来的抗结核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尚需多中心的深入研究以进一步证实。


特雷唑来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用使用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资料与方法

特雷唑来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用使用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统计学处理、讨论

相关新闻推荐

1、盐碱地中微生物(细菌和古细菌)对盐度的响应模式与进化策略

2、​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形态、生物学特性、生长曲线及基因组特征(二)

3、鼠疫耶尔森氏菌在3种选择培养基生长能力的测定——结果、结论

4、菌核净与解淀粉芽孢杆菌Cas02生长曲线绘制,筛选出烟草赤星病防治效果更好的复配剂

5、中草药及提取物调控瘤胃菌群的代谢组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