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BioSense网站!

热线:021-66110810, 56056830, 66110819

手机:13564362870

焦化污染场地中萘降解菌株AO-4鉴定、生长、降解机理及环境条件带来的影响(五)

来源:化工进展 发布时间:2025-03-21 17:20:21 浏览:60 次

2.5菌株AO-4对PAHs降解的广谱性


2.5.1菌株AO-4对单一PAHs的降解


实际污染场地通常涉及多种PAHs的污染,为探讨菌株降解的广谱性,进一步测试了该降解菌AO-4对其他4种常见PAHs芴、菲、蒽和芘各自的降解能力。实验中5种污染物萘、芴、菲、蒽和芘的初始浓度各为50mg/L(各体系污染物浓度为50mg/L),体系pH为7.0,菌量为5%(OD600=1)。菌株AO-4对不同PAHs的降解率见图9,菌株对5种污染物有不同程度的降解。萘的降解率在24h达到99.85%,菲、芴、芘和蒽的降解率分别为23.94%、18.16%、7.44%和2.47%,反应至5d时,萘、菲、芴、芘和蒽降解率分别达到100%、33.13%、24.70%、14.84%和7.30%,表明该菌可不同程度降解萘、菲、芴、芘和蒽。PAHs的生物降解与污染物的结构密切相关,萘含有2个苯环,芴和菲同属于3环的PAHs,但芴的两个苯环中间含一个5环的稠环芳烃,难于降解,所以对萘的降解率高于菲,对芴的较低。高闯等研究也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对菲的降解率高于芴,84h后对50mg/L的芴、菲的降解率分别为23.47%、34.83%。随着苯环数量的增加,PAHs的降解难度增大。芘为4环的PAHs,比3环的PAHs难降解。研究了铜绿假单胞菌DQ8对PAHs的降解特性,发现DQ8可有效降解3环和4环的PAHs,且4环PAHs比3环PAHs更难降解;且在四种PAHs(芴、菲、蒽、芘)混合体系中,菲和芴可在7d内被完全降解,但蒽和芘在12d之内分别只被降解了40.50%和34.50%。菌株AO-4对蒽的降解率较小,可能是因为蒽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导致其生物利用度较低。

图9菌株AO-4对单一体系PAHs(萘、菲、芴、芘和蒽)的降解


2.5.2菌株AO-4对混合PAHs的降解


环境介质中的PAHs多以混合形式存在,考察菌株对混合PAHs的降解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菌株AO-4对混合PAHs的降解效果如图10所示。5种污染物萘、芴、菲、蒽和芘的初始浓度均为50mg/L(总体系污染物浓度为250mg/L),体系pH为7.0,菌量为5%(OD600=1)。由图可知,菌株对混合的5种污染物有不同程度的降解。萘的降解率在1d达到99.54%后保持平稳,芴、菲、蒽和芘的降解率分别为8.79%、5.14%、1.55%和0.06%;发现菌株AO-4优先以萘为碳源,萘的降解主要发生在1d内,而其他PAHs的降解率随着PAHs环数的增加而下降,说明菌株AO-4优先以低环PAHs为碳源。张娟琴等研究菌株B5降解混合PAHs(萘、蒽、芘)时也发现类似现象,萘在混合体系中72h降解率可达99.13%,而对蒽和芘的降解率分别为87.25%、75.07%。反应至5d时,芴、菲、蒽和芘降解率分别为20.95%、18.28%、4.75%和4.44%,均低于单一体系。这可能是因为PAHs种类和浓度的增加显著抑制了降解菌的活性。


高秀荣等也有类似发现,菌株Q3对单一底物菲、芘和苯并[a]芘降解率可达到98%、47%和65%;而对混合PAHs中的菲、芘和苯并[a]芘降解率仅为57%、29%和33%。卢晓霞等研究了单一菌株在16种PAHs混合物初始总量分别为17μg/mL和166μg/mL时的生长情况,发现菌株在低浓度的PAHs中生长良好,能降解低环PAHs,而在高浓度的PAHs中菌株的生长和活性受到了抑制。经过5d的降解,混合体系菌株AO-4对5种PAHs降解能力大小顺序为萘>芴>菲>蒽>芘,这可能与PAHs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关,水溶性越好的PAHs更易被生物利用。萘为2环PAHs,芴为3环,25℃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31mg/L、1.69mg/L。菲与蒽均为3环PAHs,且为同分异构体,但蒽为线性分子,菲是角性分子,一般来说角性分子比线性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大,25℃时菲和蒽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1.15mg/L和0.04mg/L,导致在混合体系中菲比蒽更容易被利用。芘为4环PAHs,随着环数的增加,其疏水性和毒性比其他四种PAHs更大。Sharma等也发现混合菌株在7d对芴、菲、蒽和芘的降解率分别为75%、67.8%、52.2%和39.2%,随着环数的增加,降解率也在降低。

图10菌株AO-4对混合体系PAHs(萘、芴、菲、蒽和芘)的降解


3结论


(1)从焦化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萘高效降解菌AO-4,通过形态结合16S rDNA序列,将其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2)在菌株AO-4的染色体中可检测到萘代谢途径(水杨酸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萘双加氧酶基因(nahAC)和儿茶酚2,3-双加氧酶基因(nahH)。推测AO-4对萘的降解是以水杨酸途径进行降解的,进一步的判断需要对其中间产物进行检测。


(3)菌株AO-4对400mg/L萘的降解率在24h可达97.67%,降解过程中菌株的生长、脱氢酶活性与萘的降解率表现为正相关。


(4)菌株AO-4可降解从1~400mg/L浓度的萘,降解率受萘初始浓度、温度、pH和菌量的影响,最适降解温度为30℃、pH为5.0~7.0;在一定范围内,菌株降解能力随着菌量(体积分数1%~5%)和初始浓度(1~20mg/L)的增大而增强。


(5)菌株AO-4对PAHs的降解具有广谱性,可有效降解萘、菲、芴、芘和蒽。在单一体系中,对萘、菲、芴、芘和蒽5d的降解率分别为100%、33.13%、24.70%、14.84%和7.30%;混合体系中,对萘、芴、菲、蒽和芘5d的降解率分别为100%、20.95%、18.28%、4.75%和4.44%。


相关新闻推荐

1、桑酮G对单增李斯特菌生长曲线的影响与作用

2、PlcR在炭疽芽胞杆菌A16R中对其生长状态、溶血酶活性及神经磷脂酶活性影响(一)

3、观察细菌生长变化,判断孵育孔内药物杀菌或抑菌效果

4、异养细菌生长效率、调控机制、生态学研究进展(一)

5、固态发酵培养基对微生物生长影响及其配置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