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乐菌素降解菌生长曲线测定:活菌计数法、比浊法、电导率法哪个更准确
本文以早期分离筛选的泰乐菌素降解菌——无丙二酸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amalonaticus)为材料,绘制该菌生长曲线,为研究该菌的形态学特征、适应性及泰乐菌素降解机理提供其生长量参数。
泰乐菌素降解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步骤
取48h培养后的泰乐菌素降解菌种子液,将种子液按10%的接种量培养,分别在8~72h中,间隔8h取样。用活菌计数法测量培养基中细菌浓度,同时以121℃,灭菌20min的YPD培养基为对照,采用比浊法测定菌液浓度,重复3次,计算平均值;分别在8~72h间,每间隔4h取菌液1mL,加入装有30mL去离子水的试管中,同上条件超声处理,取细胞破碎后的菌液5.0mL,用DD-12A型电导率仪测定电导率值,每个样品测定3次,计算平均值。绘制泰乐菌素降解菌培养时间与In(cfu/mL)以及OD500nm和电导率值的生长曲线。
泰乐菌素降解菌的生长曲线
分别采用活菌稀释计数法、电导率法和比浊法对泰乐菌素降解菌的生长曲线进行测定,结果如图1,图2所示。活菌稀释计数法测定的降解菌生长曲线符合细菌生长的各个阶段:0~8h为降解菌生长的延迟期,8~24h为对数生长期,24~56h为稳定期,56~72h为衰亡期。电导率法测定的生长曲线也有明显的延迟期、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且延迟期和对数生长期的时间范围和活菌稀释计数法相似,但此法所测到的稳定期为24~72h,无衰亡期。而分光光度法的生长曲线始终保持上升状态,无明显的延迟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由于菌体细胞的性状特征和培养基组分影响,可采用电导率法来替代比浊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和生长量。因为在菌体细胞含量较大时,在液体培养基中容易下沉,采用比浊法会存在一定误差,另外,培养基的成分也会干扰细菌细胞的渗透情况,进而影响菌液的折射率以及浑浊程度。
综上所述,采用电导率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测定泰乐菌素降解菌的生长量,该方法的建立将为筛选泰乐菌素药渣中的降解菌株提供较好的评价方法。
相关新闻推荐
2、不同的光照度、初始pH值、摇动次数等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
3、巨大芽孢杆菌BM24生长曲线、耐药性、益生潜力评估及药敏试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