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萘降解菌N-3生长曲线、脱氢酶活性的测定——结果、结论
2结果与讨论
2.1萘降解菌的筛选
经过富集培养,在萘选择性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得到3株能以萘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分别命名为N-1,N-2,N-3。3株菌在萘选择性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见图1,降解60 h后3株菌的萘降解率见图2。由图1和图2可见,菌株N-3生长情况最好,且降解60 h后的萘降解率最高,达到25.31%。
图1 3株萘降解菌在萘选择性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
图2 3株菌的萘降解率
3株菌的nah基因扩增电泳照片见图3。由图3可见,菌株N-1和N-3中均含有nah基因,而菌株N-2中未发现。结合图1~3的结果,以下实验选择N-3作为萘降解菌。
图3 3株菌的nah基因扩增电泳照片M:分子标记;NC:空白对照;N-1,N-2,N-3:萘降解菌
2.2菌株N-3的鉴定
经过对菌株N-3的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对该菌进行简单生理生化实验,结果表明: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无芽胞;氧化酶阳性,能氧化分解葡萄糖和木糖,产酸不产气,但不分解乳糖和蔗糖,可液化明胶,可分解尿素,可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并产生氮气,吲哚试验呈阴性,可利用枸橼酸盐,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
2.3菌株N-3对萘、菲、蒽、芘、芴的降解
菌株N-3在不同PAHs体系中的生长曲线见图4。由图4可见:菌株N-3在萘、菲、蒽、芘、芴等5种PAHs中都能生长;在蒽和菲中生长情况最好,其次是萘,在芘和芴中生长情况最差。菌株N-3对不同PAHs的降解率见图5。由图5可见:经过84 h的降解,菌株N-3对萘、菲、蒽、芘、芴的降解率分别为28.81%,34.83%,36.65%,27.50%,23.47%;菌株N-3对这5种PAHs降解能力的大小顺序为:蒽>菲>萘>芘>芴,与该菌在不同PAHs体系中的生长情况呈一定的正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菌不仅可有效降解萘,而且也能有效降解液相中其他种类的PAHs。
图4菌株N-3在不同PAHs体系中的生长曲线
图5菌株N-3对不同PAHs的降解率
2.4菌株N-3的脱氢酶活性
菌株N-3在不同PAHs体系中的脱氢酶活性见图6。由图6可见:菌株N-3在所有PAHs体系中的OD486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在菲和蒽体系中,菌株N-3的脱氢酶活性在前72 h上升迅速,而后略有下降;在萘、芘和芴体系中,菌株N-3的脱氢酶活性在前60 h上升迅速,而后呈下降趋势,总体均低于菲和蒽体系中的脱氢酶活性。这表明该菌株对萘、芘和芴的降解能力没有对菲和蒽的降解能力强。该结果与菌株N-3对不同PAHs降解率的结果呈正相关性,由此也可证明用脱氢酶活性表征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能力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图6菌株N-3在不同PAHs体系中的脱氢酶活性
3结论
a)从柴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一株降解萘的菌株N-3。该菌能以萘为唯一碳源及能源生长,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含有萘双加氧酶基因nah。
b)该菌能有效降解液相中的萘、菲、蒽、芘、芴。在质量浓度为50 mg/L的不同种单一PAHs体系中,经过84 h的降解,萘、菲、蒽、芘、芴的降解率分别为28.81%,34.83%,36.65%,27.50%,23.47%。
c)菌株N-3的脱氢酶活性与其对不同PAHs的降解率呈一定的正相关性,且对PAHs的降解具有广谱性。
相关新闻推荐
2、发酵谷物中分离乙醇假丝酵母菌株直接降解白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