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BioSense网站!

热线:021-66110810, 56056830, 66110819

手机:13564362870

焦化污染场地中萘降解菌株AO-4鉴定、生长、降解机理及环境条件带来的影响(一)

来源:化工进展 发布时间:2025-03-21 16:30:28 浏览:18 次

摘要:为从焦化污染场地中分离萘高效降解菌,采用萘作为唯一碳源,通过梯度筛选和富集培养获得一株高效萘降解菌株AO-4.依据形态及16S rDNA基因序列,将其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通过PCR验证了菌株基因组中含有萘双加氧酶基因(nahAC)和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基因(nahH),推测该菌可能是通过水杨酸途径对萘进行降解.在对菌株降解特性分析中发现,菌株AO-4在24h对萘(400mg/L)的降解率达到97.67%,菌株的生长、脱氢酶活性与萘的降解率呈正相关.其次,探究了温度、pH、萘初始浓度和菌量对菌株降解萘的影响,明确最适降解温度为30℃、pH为5.0~7.0;在一定范围内,菌株降解效率随着萘浓度和菌量的增大而提高.对该菌株降解多环芳烃(PAHs)的广谱性测试表明,AO-4不仅能有效降解萘,而且对其他PAHs,如芴、菲、蒽和芘在单一和混合体系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研究结果可为PAHS污染场地的微生物修复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苯环组成的一类持久性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加工和燃烧(如炼焦、燃煤)以及生物质和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PAHs疏水性强、毒性大、难降解及易致癌,被很多国家列为优先控制的对象。PAHs可在环境中四处扩散,最初以气态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经过沉降作用最终进入土壤或水体中。吸附在土壤颗粒中的PAHs可经农作物富集进入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此外,土壤中的PAHs还可再次进入大气和水体,造成二次污染。PAHs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焦化工业,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大量焦化工业搬迁带来的场地残留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焦化污染土壤中的PAHs进行治理尤为重要。


土壤PAHs污染的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修复(如热解吸、溶剂萃取等)、化学修复(如光催化、高级氧化等)和生物修复(如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等),但传统的物化方法具有成本高、污染物去除不彻底且易造成二次污染等弊端。近年来,生物修复尤其是微生物修复因其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并且可原位修复等优点逐渐成为降解PAHs污染的重要手段。通过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把PAHs同化成自身机体的组成部分或者异化成CO2和H2O,最终实现对PAHs的降解。在降解过程中,功能菌群的筛选是微生物降解PAHs的关键所在。众多研究人员分离筛选了PAHs可降解菌,如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诺卡氏菌属(Nocardia)、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和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等细菌,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对PAHs的降解特性。黄海英等报道了使用假单胞菌菌株在48h内,对800mg/L萘的最大降解率为77%;Lyu等分离出来的降解菌株Novophingobium pentaromativoransUS6.1能够降解菲、芘、苯并芘,且菌株对菲的降解在24h可达86.62%;王岩从近海的沉积物中分离得到可以高效降解菲、蒽、芘的菌群,降解率可达到91.7%。大量研究表明,从不同污染水体、土壤中分离筛选到的降解菌株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环境中污染物的降解与降解微生物的生态位情况密切相关,从污染区域中分离出的微生物更能有效利用相应的污染物,对污染物的转化效率明显高于其他来源的微生物。


本研究基于对焦化污染场地中PAHs污染的原位微生物修复需求,从该焦化污染场地中分离出一株高效萘降解菌株AO-4,并对其进行了鉴定,研究了菌株AO-4对萘的降解性能,评估了环境条件(温度、pH、萘初始浓度和菌量)对菌株降解萘的影响,探讨了降解机理,进一步考察了菌株对其他PAHs芴、菲、蒽、芘在单一和混合体系中的降解能力,以期为焦化污染场地中PAHs的生物修复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关新闻推荐

1、快速药敏检测方法、发展现状|拉曼光谱在RAST领域中的应用(一)

2、​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来源OMVs的分离纯化

3、苍鹭养殖如何控制沙门菌病?用什么药好【药敏试验一】

4、植物蛋白及其酶解物对鱼类肠道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5、制药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硝化菌分离筛选、生长曲线的测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