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外膜囊泡研究、种类及应用
细菌膜囊泡(bacterial membrane vesicles,bMVs)作为一种天然分泌的纳米级囊泡结构,可包裹细菌外膜等成分,且易于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使其广泛应用于病原体-宿主相互作用、疫苗研发和递送载体设计等癌症治疗领域。
细菌外膜囊泡(OMVs)是细菌生长过程中主动分泌的含有双层脂质膜结构的球形囊泡,不具备复制能力,其粒径分布为20-200nm左右。研究表明,所有的革兰氏阴性菌以及部分种类的革兰氏阳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都会分泌OMVs,OMVs的形成和释放是菌体精细且有序的调控过程。OMVs含有细菌来源的膜蛋白、脂质以及核酸类物质,能够参与细胞间信息的传递,如:OMVs介导细菌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呈递细菌抗原以及调节宿主细胞免疫系统功能等。相比动物细胞来源外囊泡存在的产量低、产业化难度大等问题,细菌本身具有快速繁殖能力、可以进行高密度培养、OMVs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OMVs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细胞外囊泡是细胞分泌至胞外的多种囊泡的总称,它们可以被受体细胞吸收并调节其行为,是细胞间通信的关键介质,而且与人类众多的生理和病理反应相关。机体内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都可以分泌细胞外囊泡,其来源、尺寸及功能各不相同。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一种由细胞释放到细胞外基质的膜性小囊泡,参与细胞通讯、细胞迁移、血管新生和肿瘤细胞生长等过程,广泛地存在于各种体液和细胞中,并稳定携带了一些重要的信号分子。
外膜囊泡包含哪几种类型
根据分泌方式的不同,细胞外囊泡可分为微囊泡、外泌体、凋亡小体和迁移体等。细胞外囊泡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均高度保守,可以借助携带的物质传递生物分子、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目前OMVs的应用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OMVs具有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能力,可以开发为疫苗的佐剂。
第二方面OMVs具有不可复制性和表达多种毒力因子的特点,可以作为疫苗抗原的候选物进行疫苗研发。
第三方面OMVs具有独特的纳米级结构、较强的负载能力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药物载体进行疾病治疗。根据现有研究报道,目前主要采用超高速差速离心法以及超高速梯度密度离心法对OMVs进行分离纯化。
上述两种分离纯化OMVs的方法都是基于使用超高速离心机来完成、操作步骤繁琐、实验耗时较长、并且需要购置昂贵的超高速离心机。目前还比较缺乏高效、快捷的OMVs分离纯化方法,极大的限制了OMVs的相关研究。针对OMVs的快捷、方便、高效的分离纯化方法还有待开发。
相关新闻推荐
1、亚胺培南&盐酸小檗碱可提高对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抑制作用——摘要、材料与方法
3、新一代益生菌Akk在两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与差异性代谢组学分析结果(二)